漫評:迎戰高溫“烤”驗,鐵路溫情守護

7月以來,全國多地氣溫持續飆升,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部分地區溫度突破40℃。當全國多地持續刷新高溫紀錄,當溫度計的汞柱一次次突破警戒線,當柏油路被曬得發軟,鐵路人卻始終與烈日同行。他們以汗水為墨,以堅守為筆,書寫著高溫下的責任與擔當,成為暑運畫卷中動人底色。
鋼軌上的“烤”驗,守護的是千家萬戶的出行安全。盛夏的鐵軌溫度常常突破60℃,但鐵路人的作業從未因高溫按下“暫停鍵”。他們穿著長衣長褲的工作服,頭戴安全帽,手持扳手、道尺,在股道間弓腰檢修。汗水順著臉頰滑落,砸在滾燙的鋼軌上瞬間蒸發,留下淡淡的鹽漬;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背后凝結出一片片白花花的汗堿。為了保障列車行駛安全,他們在烈日下完成鋼軌打磨、道岔檢修、線路巡檢等一系列精細操作,哪怕皮膚被曬得黝黑,哪怕大汗淋漓,也絲毫不敢松懈。而這些汗水最終都化作了旅客手中準點的車票,化作了窗外平穩掠過的風景。
相比于室外的炎熱,車廂內卻始終保持著宜人的溫度,這背后是鐵路部門對“舒適度”的極致追求。動車組列車全面檢修空調系統,確保制冷效果;普速列車增配風扇,車廂內配備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針對老年旅客、兒童等特殊群體,車站推出“重點旅客愛心服務卡”,提供優先上下車、協助搬運行李等貼心服務。這些細微的舉措,卻藏著鐵路部門對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在高溫炙烤成為出行“攔路虎”的時節,鐵路沒有將“保通”作為唯一目標,而是在安全準點的基礎上,把“舒適”二字融入每一趟列車的運行、每一個車站的服務中。
為保障能源供應,鐵路部門優先調度煤炭專列,確保電煤充足、居民用電穩定;為支持農業生產,開通農資運輸“點對點”專列,讓化肥、農機及時送達田間地頭;針對防汛救災需求,預置應急物資列車,隨時響應各地調撥指令。這種“未雨綢繆”的智慧,是極端天氣下保障民生的“穩定器”,是對“國之大者”的深刻踐行,讓“民生無小事”的承諾在鋼軌之上穩穩落地。
從鋼軌上的汗滴到車廂里的涼風,從調度臺前的燈光到火電廠里充足的煤炭,鐵路部門在高溫下的每一項舉措,都緊扣“民生”二字。鐵路人戰高溫的堅守,從來不是“苦情戲”,而是與科學調度、技術創新、服務升級相結合的系統工程——他們用汗水筑牢安全防線,用智慧提升服務效能,用擔當架起連接民生需求的橋梁。
當我們在空調車廂里安然休憩,當新鮮的蔬菜出現在菜市場,當工廠的機器因電力充足而轟鳴,別忘了那些在烈日下守護鐵路動脈的身影。他們的堅守,保障了千萬人的出行順暢,更夯實了在高溫“烤”驗下民生保障的堅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