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書寫責任 用擔當傳遞清涼
當高溫炙烤著東北大地,鋼軌在烈日下蒸騰著熱氣,鐵路職工用堅守與擔當,在高溫考驗中書寫著屬于他們的暑運“答卷”。這份答卷里,有設備檢修的嚴謹、有客運服務的溫情、有物資運輸的堅守,每一筆都浸透著汗水,每一頁都寫滿了責任,更在酷暑中為萬千旅客與百姓送去沁心清涼。
細查設備隱患,筑牢高溫下的安全屏障。高溫對鐵路設備的“烤驗”,本質是對運輸安全體系的極限測試。鐵路檢修團隊在近40℃高溫下的“地毯式”巡檢,絕非簡單重復操作,而是用專業精度抵御自然風險的主動防控——反復測量軌溫是為了掐滅脹軌隱患的“苗頭”,緊固接觸網螺栓是為了守住供電安全的“底線”,調試空調系統是為了保障旅客基本體感的“紅線”。“天氣再熱,檢查標準不能降”的堅守,恰恰印證了鐵路安全觀的核心:極端環境里,人的耐受可以讓步,但安全標準必須“寸步不讓”。這種對規則的敬畏,讓每一趟列車的平穩運行都成為高溫中最可靠的承諾。
傳遞服務品質,讓旅途載滿一路清爽。大連站的“馨馳半島”服務臺,歷經胡金玲、呂玉霜、劉曉云、劉偉四代勞模接力打造和70余年光陰的沉淀,已成為暑運中旅客的溫馨港灣。面對聾啞老人尋親的焦急,劉偉用手語溝通、手寫提示;針對重點旅客需求,團隊推行“3分鐘響應”“無縫銜接”——這些舉措,都是對“高溫易放大焦慮”的精準回應。當酷暑引發急躁,“急旅客所急”便成了最有效的“降溫劑”;當陌生環境加劇不安,“想旅客所想”就是最貼心的“導航儀”。這份傳承里,變的是服務技巧的迭代,不變的是“服務即共情”的本質,讓高溫旅途的那份“清爽”,既來自空調涼風,更源于被理解、被關照的舒心。
守好運輸通道,保障萬家清涼不斷檔。高溫下的電煤運輸,早已超越“貨物位移”的物理屬性,成為維系社會正常運轉的“生命線”。國鐵沈陽局在暑期確保55家直供電廠20天以上存煤的背后,是對“民生需求無小事”的深刻踐行——貨運檢查員每日20多公里的烈日巡檢,丈量的是“保供責任”的長度;工裝上的層層汗漬,凝結的是“民生至上”的純度;“隨到隨裝、隨裝隨走”的效率,彰顯的是“關鍵時刻頂得上”的擔當。他們守護的不僅是列車準點,更是千萬家庭在酷暑中對“清涼”的期待,讓鐵路運輸在高溫“烤驗”中成為民生保障最堅實的依托。
高溫仍在持續,鐵路人的“答卷”還在續寫。從設備檢修對安全標準的“寸步不讓”,到客運服務對旅客情緒的“精準關照”,再到物資運輸對民生需求的“全力托底”,他們用責任對抗高溫,用擔當傳遞清涼。這份“高烤”答卷,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著直抵人心的力量——那是鐵路人對“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繪就了這個暑運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