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道岔醫生”夜未眠
7月9日0時50分,大連北站站場內,大連電務段大連北快速信號車間的職工們已經在站臺上列隊完畢。
“調度命令已下達,可以上道。”1時許,指令劃破寂靜,作業人員立刻行動起來,腳步踏在石砟上發出細碎的聲響……道岔適應性調整作業即將全面展開。
近期,隨著氣溫攀升,保障電務設備尤其是精密復雜的道岔轉換系統的安全穩定,是這群“道岔醫生”的職責。
“孫智,開蓋!測接點壓降!”副工長李亮的指令聲在351號道岔旁響起。孫智頭頂的頭燈光束聚焦在轉轍機內部復雜的接點上,豆大的汗珠正順著他的鬢角和安全帽帶滑落,滴落在作業服前襟上,一會兒便打濕了一片。孫智半蹲著,身體幾乎伏在金屬機殼上,眼睛緊緊盯著測試儀跳動的數值。
“白天氣溫高,道岔扳動時動作曲線出現異常,得重點排查接點壓降和壓力。”李亮解釋道。
“351號道岔J1轉轍機調整完畢,道岔扳動試驗。”1時54分,李亮通過對講機向駐站聯絡員傳達現場作業情況。身后,兩名職工默契地彎下腰,動作利落地將夾板卡在尖軌與基本軌間。隨著指令下達,轉轍機轉動的“嗡嗡”聲在空蕩的站場里回響。
2時11分,李亮一行人來到353號道岔。李亮先熟練地用檢查錘敲擊部件,再用扳手緊固關鍵螺栓。“最近雨水多,要對轉轍機是否進水進行全面檢查。”李亮提醒著同伴,聲音里帶著一絲沙啞。
3時40分,最后一組道岔檢查整治完畢。確認現場“工完料凈”,這群忙碌了整夜的“道岔醫生”帶著一身汗水和疲憊,迎著熹微晨光,返回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