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通達路網,擘畫流動中國幸福圖
漫畫作者:王波
翻開華夏版圖,從白山黑水到江南水鄉,從青藏高原到熱帶海濱,鐵軌延伸之處,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流動中國注入勃勃生機。
2025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2.4億人次,同比增長6.7%,創歷史同期新高;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9.8億噸,日均裝車18.24萬車,同比分別增長3.0%、4.0%,客貨運輸呈現兩旺態勢。兩組不斷上揚的數字,是客運、貨運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在錦繡山河間書寫下“交通強國”的時代注腳。從銀發專列掀起銀發旅游熱潮,激發“銀發經濟”活力,到公益性慢火車翻山越嶺托起鄉村振興的“致富夢”;從強化大宗物資“公轉鐵”“公轉水”,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到中歐班列穿越亞歐大陸,中老鐵路跨境貨運持續發力,助力中外好物“雙向奔赴”……通達的路網折射出鐵路客貨運不斷發展的澎湃活力,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2008年,我國自主建設的京津城際高速鐵路,拉開了中國高鐵時代的序幕。十余年間,“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串聯成線、織線成網,目前我國鐵路營運的總里程已經達到16.2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了4.8萬公里。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從主干線不斷生長出新的枝芽,使“雙城生活”“2小時高鐵圈”“周末游”成為熱搜,也讓沉寂于鄉村山野的自然景色與風土人情煥發生機。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日均開行列車超1.1萬列,運送旅客能力達1700萬人次/日。當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飛馳在京沈大地之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的公益慢穿越綠水青山,快慢之間,以往“一票難求、一車難請”成為歷史,不斷實現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鐵路為人民”是鐵路部門“植于心、踐于行”的根本宗旨。回望往昔,“一票難求”是時代的記憶;如今,交通愈發便利讓詩和遠方近在咫尺。智慧購票、在線選鋪、刷臉進站等智能化服務讓指尖輕觸,替代了曾經的徹夜排隊之苦;12306網絡訂餐、靜音車廂、寵物托運等便民化服務創新,是對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的精準回應;國鐵沈陽局關注一老一小等重點旅客,在各大重點車站設立銀發旅客服務崗,為帶兒童出行的家庭開辟綠色通道,從進站到上車的“一站式”服務,讓一老一小的旅途更加從容安心……每一次服務上的創新,是想民之所需,行民之所向,彰顯出惠及民生的服務溫度。
回望來時路,中國高鐵的每一步足跡鏗鏘有力,中國高鐵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眺望未來,高速鐵路網越織越密,一幅客貨兩旺、生機勃發的“富春山居圖”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