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載匠心守護 見證高鐵跨時代發展
單俊,現任沈陽電務段沈陽南動車車載設備車間高級修裝配工區班長。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扎根鐵路電務系統一線,三十七年如一日,以精湛的技術、嚴謹的作風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鐵路從普速時代到高鐵時代的跨越式發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鐵路人的責任與擔當。
1986年,單俊參加工作后被分配到蘇家屯電務段集頻工區,開始了他的鐵路生涯。面對陌生的軌道電路器材維護工作,他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刻苦鉆研技術,白天跟著師傅實踐操作,晚上挑燈夜讀專業書籍,短短兩年時間就成長為工區的技術骨干。1992年,為提升專業理論水平,他主動申請脫產學習,進入沈鐵成人中專鐵道信號專業深造。三年的系統學習讓他如虎添翼,1995年畢業后被分配到渾河信號車間擔任信號工,他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多次成功處置信號設備疑難故障,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0年,中國鐵路開始探索高速化發展之路,單俊憑借過硬的技術功底被抽調至秦沈客專管理處,參與“中華之星”、“先鋒號”動車組車載信號設備的調試工作。這是中國自主研制高速動車組的開端,沒有現成經驗可循。面對挑戰,單俊和團隊成員一起日夜奮戰,記錄分析上千組數據,反復調試優化車載信號接收系統,為國產動車組的試驗運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2004年,在秦沈客專開通前的關鍵時期,單俊臨危受命回到沈陽電務段,負責機車信號設備的維護工作。他帶領團隊成員加班加點,排查整治設備隱患,確保了過渡期行車安全萬無一失。
2007年,中國首條時速250公里的秦沈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單俊調至沈陽動車車載車間,先后擔任工長、副主任等重要職務。面對全路領先的動車組新技術,他迎難而上,牽頭制定了動車組車載設備檢修流程和標準,帶領團隊高質量完成了百余列動車組信號系統的首檢任務,實現了“零故障”交付的優異成績。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總結經驗,將常見故障處理方法匯編成冊,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職工,培養出一大批技術骨干,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車載信號活教材”。
2017年,單俊調至動車車載高級修車間(現沈陽南動車車載車間)高級修裝配工區擔任驗收員,肩負起動車組五年一次高級修的質量把關重任。在這個崗位上,他始終秉持“高鐵安全無小事”的理念,堅持“毫米不差”的標準。有一次在驗收過程中,他發現某列動車組速度傳感器安裝存在0.5毫米的細微偏差,當即要求返工處理。面對“不影響使用”的勸說,他嚴肅地說:“高鐵安全沒有‘差不多’,0.5毫米的偏差可能就是重大隱患的源頭。”八年來,所在工區連續實現“零缺陷”交付,為高鐵運行安全筑起了堅實防線。
如今,年近六旬的單俊依然奮戰在高鐵設備維護第一線。他常說:“我這一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守護鐵路信號安全。”樸素的話語道出了一名老鐵路人的初心。從普速鐵路到高鐵時代,從信號工到技術專家,三十七年的堅守與奉獻,單俊用責任和擔當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鐵路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