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草原驛站
七月的錫林郭勒草原,驕陽似火,熱浪裹挾著青草香氣撲面而來。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霍林郭勒運營維修段霍林郭勒站內,卻涌動著一股清涼的暖流——身著制服的客運人員穿梭于候車大廳,為南來北往的旅客撐起一片“遮陽傘”。作為草原深處的客運樞紐,霍林郭勒站以“清涼驛站”為載體,將暑運服務細化到每一個細節,用責任與溫情詮釋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針對暑期客流激增特點,霍林郭勒站提前研判運輸需求,動態調整運輸方案。7月1日暑運調圖后,該站新增2對直達大連的普速列車,并優化既有列車到發時刻,使草原與大海實現夕發朝至,讓兩地游客在睡夢中實現場景轉換。為應對高溫考驗,車站成立“暑運黨員突擊隊”,組織黨員骨干對候車室的通風、照明系統等關鍵設施開展“體檢式”巡檢,累計排查隱患13處,確保候車環境舒適宜人。
在候車大廳,一群身著藍色馬甲的青年志愿者成為獨特風景。作為沈陽局集團公司團委的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小水滴”更是為這個炎熱的夏季帶領了一絲清理。00后志愿者吳天時是車站客運值班員也是團支部書記,她帶領車站青年志愿者把草原鐵路的清涼服務傳遞給更多人。
霍林郭勒站將地域文化融入服務細節,打造“安達服務臺”這一黨內品牌。候車區設置“蒙元文化角”,陳列馬頭琴、蒙古袍等非遺展品;列車廣播增設蒙漢雙語播報,介紹沿途草原景點,讓旅客剛剛下車就感受到草原特色迎面而來。
當夕陽為草原鍍上金邊,霍林郭勒站依然燈火通明。客運值班員李奎巍正在核對最后一趟列車的旅客信息,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暑運就像一場馬拉松,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穩。”他笑著望向候車大廳,那里有孩子純真的笑臉、老人安詳的睡顏、旅人期待的目光。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霍林郭勒站用堅守與創新,書寫著新時代鐵路人的為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