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于洪區精準發力協同攻堅 大氣污染防治成效顯著
中新網遼寧新聞8月1日電(記者趙桂華 通訊員曲暢)自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決戰決勝攻堅提升”環境治理三大攻堅動員部署會議召開以來,沈陽市于洪區迅速行動,將會議精神轉化為扎實舉措,聚焦精準治污,強化協同攻堅,全力推進藍天保衛戰攻堅提升工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于洪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12%,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明顯。
壓實責任閉環管理,網格監管效能提升
于洪區著力健全責任體系,壓實攻堅閉環管理。通過更新完善環境空氣四級網格化監管責任清單,實現了精細化監管。同時,優化高值污染預警指令傳遞流程,建立了“巡查-上報-處置-反饋”的高效閉環機制,確保對污染異常點位第一時間溯源排查、聯動處置,預警響應無縫銜接。據統計,本年度該區已累計響應市級高值預警16次,自主處置異常高值51次,排查污染源86處,并通過四級網格體系主動發現并消除各類環境問題485個。
聚焦源頭精準施策,治理能力持續升級
在源頭管控方面,于洪區深化精準治污舉措。區工信局、應急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協同聯動,交叉核對規上企業、危化品企業、工業企業清單,確認企業存續狀態,并組織相關企業申報危險廢物管理計劃。通過對企業申報的活性碳、油漆桶等危險廢物種類進行分析,精準識別出污水處理廠、醫療診所、汽修、家具廠、工業企業等重點行業。在原有63家使用活性碳企業的基礎上,新增納入監管175家同類企業。該區建立了季度提醒督辦機制,專人負責督促企業按時更換活性炭,目前63家涉VOCs重點企業已全部完成更換并錄入二維碼管理平臺,新增的175家企業正在排查整治中。此外,還對19家使用低效治理設施的涉VOCs企業開展幫扶,指導其制定升級改造方案,推動污染治理能力提級增效。
靶向攻堅重點區域,空氣質量領跑全省
于洪區將松山西路省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周邊區域作為全區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突破口,劃定以該點位為中心軸,東至黃河大街、北至溝子沿路,以及點位3公里范圍內的重點防控區域。圍繞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等關鍵領域,部署開展了15項專項整治任務。通過各部門多措并舉、協同作戰,松山西路點位環境空氣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監測結果表明,于洪區東北部PM2.5平均濃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低于重點區域平均水平4微克,在全省22個大氣污染重點區域中排名正數第4;同比改善幅度高達26.4%,超出重點區域平均改善幅度12.8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在全省排名正數第3。
于洪區通過壓實網格責任、強化源頭精準管控、聚焦重點區域協同攻堅,打出了一套大氣污染防治的組合拳,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成效位居全省前列,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