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含糊的“梨河聞”,他們聽出了回家的路
8月1日凌晨,夜色沉沉,微風拂過蘇撫線旁的瓢兒屯站廣場。一抹警燈閃爍,兩名鐵路民警正攙扶著一位年邁老人,緩緩走在寂靜的街道上——這是一場始于黑夜、終于團圓的溫情守護。

時間回撥至7月31日22時,沈陽鐵路公安處蘇家屯站派出所教導員曲鵬飛帶領民警張秉超開展夜間治安清查,在巡邏至蘇撫線瓢兒屯站廣場時,發現中央位置有一團黑影蜷縮在地,一動不動。
“有人倒在地上!”兩人立即上前查看,發現是一名年約七旬的老人仰面躺地,口中喃喃自語,神志模糊,無法清晰表達身份信息。見其衣著單薄、身體虛弱,曲鵬飛與張秉超毫不猶豫將其扶起,輕聲安撫:“大爺,別怕,我們是警察,帶您回家。”
然而,老人言語含混,僅能斷續說出只言片語,既說不清姓名,也講不明住址。現場無身份證件、無隨身物品,查找難度極大。

憑借多年基層經驗,兩位民警從老人衣著和口音判斷其應為附近居民。為盡快確認身份,他們采取“邊走邊問、引導回憶”的方式,駕車與步行結合,帶老人沿望花區主要街道緩慢行進,試圖喚醒其記憶。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夜已深沉。至8月1日0時許,三人步行至望花區北鎮街附近,老人突然含糊吐出兩個詞:“梨河聞”“力薛問”。
“有線索了!”曲鵬飛敏銳捕捉到關鍵詞,立即通過派出所指揮室在信息平臺進行模糊語音比對查詢,經過多輪篩選,終于鎖定一名登記住址位于法庫街的失蹤人員——李學文,78歲。
民警迅速調取戶籍信息,聯系上其女兒李娟。電話接通那一刻,對方聲音顫抖:“我爸走失快一天了!我們全家都在找,正準備擴大范圍尋找……真的太感謝你們了!”
考慮到夜深路遠、家屬出行不便,曲鵬飛果斷決定:不等家屬來接,直接送老人回家。于是,兩名民警驅車將李學文安全送至望花區一小區樓下。

當李娟一眼看到父親安然無恙時,瞬間淚如雨下,沖上前緊緊抱住老人,情緒幾近失控。“爸,你可回來了……我們真的快急瘋了!”她哽咽道。
原來,李學文老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7月31日上午外出散步時走失,家人已于當日上午向望花公安分局建設派出所報警,仍有親屬徹夜在外搜尋。
李娟執意拿出現金表示感謝,并反復詢問派出所名稱和民警姓名,想要送錦旗致謝。曲鵬飛婉言謝絕:“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您安心就好。”臨別前,他還細心叮囑家屬:為老人衣物縫制或粘貼醒目的身份信息卡,避免再次走失。
一句含混不清的“梨河聞”,一場跨越深夜的尋親接力,最終化作一個家庭的破涕為笑。這不是驚天動地的破案,卻是一次用耐心、智慧與溫情書寫的平安答卷。
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