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里的“延邊溫度”
當長白山的晨霧輕撫天池水面,延吉西站的“金達萊之約”服務臺已迎來第一批旅客。暑運以來,這座邊陲小城因“白天登長白山看云卷云舒,夜晚逛延吉街嘗人間百味”的獨特魅力,成為眾多游客的“心頭好”。面對旅游流、學生流、探親流三重疊加的客流高峰,延吉車務段以精準調度為筆、以精細服務為墨,在東北大地上勾勒出一幅溫馨有序的暑運畫卷。
暑運以來,延吉西站單日最高客流突破9800余人次。為破解“一票難求”難題,該段通過大數據分析旅客出行規律,在暑運圖中精準“加料”:申請增開長春至延吉西間列車3對、長春至長白山間列車1對、沈陽至長白山間普速列車1對,并對開往北京、青島等熱門方向的列車實施重聯,極大地緩解了客流壓力。“現在從長春過來只需兩個小時,比以前節省了近一半時間。”來自長春市的游客王女士手持車票笑著說。大客流考驗的不僅是運力,更是服務細節。清晨5時,延吉西站維保人員開始對站內12部電(直)梯和中央空調進行“體檢”,確保設備在高溫天氣里“零故障”運行。該站開放全部進出站通道,設置100米長的隔離柵欄引導客流,配合“前置式”安檢模式,將旅客進站時間壓縮至2分鐘以內。這個服務臺推出的“一站式無憂”服務,客流高峰期日均服務千余名重點旅客,從輪椅預約到兒童托管,從旅游咨詢到失物招領,把貼心服務延伸到每個角落。
長白山站的“長白情韻”服務臺還特意準備了兒童防曬帽。便民藥箱里,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藥品一應俱全。針對脫網人群,車站還在售票廳開設“老人專窗”,安排2名志愿者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自助設備購票。“以前總怕跟不上時代,現在車站有人專門幫我們,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有耐心。”72歲的張大爺拿著剛取的車票,對志愿者豎起大拇指。
高鐵不僅是交通工具,還是旅游“引流器”。延吉西站組織車站工作人員擔任“延邊旅游推薦官”,在出站口、候車室、進站口等人員密集場所,主動為有需求的旅客發放《玩轉延邊》等旅游攻略,詳細介紹延邊的特色景點、美食小吃、民俗活動等,方便旅客規劃行程。他們積極宣傳持高鐵票在合作景區享受專屬折扣等惠及旅客的政策,既吸引更多人選擇乘高鐵出行,也為地方文旅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開啟了“高鐵+旅游”合作新篇章。車站出站口的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著“持高鐵票,享景區門票專屬優惠”的宣傳語,方便剛下車的游客了解這一優惠政策。長白山站則把候車室變成“文旅體驗館”,旅客們可在“文創集市”欣賞車站職工原創的“印象長白”“印象長琿”系列書簽,以及延吉和長白山的網紅景點冰箱貼等產品,還可以在“網紅日歷”“網紅地標”等處拍照留念。車站還成立長白文化宣講團,利用節假日在候車室為兒童旅客講述長白山神話故事,讓等車時光變得妙趣橫生。
7月6日,滿載900余名銀發旅客的旅游專列抵達延吉站時,站前廣場的朝鮮族歌舞表演瞬間點燃氣氛。穿著民族服裝的姑娘們跳起象帽舞,老人們跟著節拍拍手,構成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車站提前準備了防滑拖鞋、放大鏡等適老用品,并安排志愿者全程陪同,從出站引導到景區對接,讓銀發旅客感受到“來了就是家人”的溫暖。
站外的服務同樣貼心。延吉西站站前廣場新搭建的兩處遮陽棚下,有60余把座椅供旅客歇腳;長白山站協調客運班線每15分鐘一趟,8公里路程,讓游客出站直達景區。針對國際游客增多的實際,延吉西站推出中、朝、韓、英“四語”服務,并通過愛心卡預約系統幫助2000余名旅客順利出行。“從車站到酒店全程有人引導,連打車都幫我們安排好了,太省心了!”來自韓國的游客金先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稱贊道。
暮色中的延吉西站,電子屏上“祝您旅途愉快”的字樣格外耀眼。這個夏天,延吉車務段用精準調度保障出行順暢,用細致服務傳遞延邊溫度,讓每趟列車都載著期待而來,帶著滿意而去,在高鐵與城市的交響中,奏響暑運最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