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綠色船舶動力發展大會召開 共探全球綠色船舶動力發展新機遇
中新網遼寧新聞8月9日電 8月7日,由恒力重工集團主辦的“恒力·綠色船舶動力發展大會”在恒力(大連長興島)產業園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兩百名主流船企、船東、金融機構代表及業內精英,齊聚渤海灣畔,共同探討全球綠色船舶動力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未來。
當前,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球海事工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作為船舶動力來源,發動機被視為最核心的一環。本次大會聚焦綠色船舶動力,通過實地觀摩、主旨推介、專題交流等方式,全面展示了恒力重工在船舶發動機領域的綠色發展成果,生動呈現恒力重工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建造基地的火熱態勢。大會通過搭建國際化交流平臺,在推動全球綠色船舶動力轉型發展中,傳遞中國聲音,展示中國民企擔當。
今年是恒力重工成立三周年,伴隨年初“未來工廠”的建成投用,恒力重工生產效率不斷提升,產能不斷釋放,逐步形成了“集散油”多類型船舶批量化建造、節拍化交付的喜人態勢。期間,由恒力重工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制30.6萬載重噸超大型油輪(VLCC)成功交付;首艘18.1萬載重噸散貨船順利下水,成為國內第一個在船臺建造并下水的該噸級散貨船,該船也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可在船臺建造的最大噸位船舶。
大會期間,與會嘉賓先后走進恒力重工產業園和恒力(大連長興島)產業園,實地感受恒力的高質量發展成果。在恒力重工,以船塢、船臺組成的核心生產線雙輪驅動,一期“海洋工廠”與二期“未來工廠”進度拉滿,以VLCC、VLOC為代表的各類超大型船舶火熱建造,超大型雙燃料船、超大型集裝箱船、阿芙拉型油輪、18.1萬載重噸散貨船等各類型船舶同步推進。一艘艘巨輪沿著海岸線一字排開。
截至目前,恒力重工已累計開工船舶70余艘,手持訂單已排至2029年。全面達產后,恒力重工年加工鋼板230萬噸,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備的造船基地。
在“未來工廠”,兩個單長860米的世界級船塢陸續投用,自動焊接機器人、鋼板動態自動化印字等前沿技術大規模應用,智能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切割、焊接、打磨、分揀、入庫流水線作業,分段、總段大型化等“大工藝”全面應用,引領中國造船總裝效率跨入世界領先水平。
作為本次綠色船舶動力發展大會的主角,恒力發動機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關注。去年9月,由恒力重工自主生產的第一臺發動機成功交付,實現了在船舶動力領域自主生產的重大突破,打破了船舶建造領域“船等機,機等軸”的瓶頸。起步就要領先,恒力第一臺發動機就已成為行業第一批符合最新環保標準的先進產品,完美符合我國船舶制造業綠色轉型以及國際船舶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趨勢。
上個月,恒力發動機二期車間全面投用,自主生產的首臺LPG雙燃料6G60發動機即將交機;同步生產的甲烷雙燃料8G95發動機,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空白。全面達產后,恒力可年生產發動機180臺,成為中國單體最大的船用發動機制造企業,可覆蓋G95及以下機型,并實現LNG、LPG、甲醇、氨四種低碳零碳雙燃料發動機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