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拳助力暑期“清涼游”火出圈
暑運以來,“清涼游”的熱潮席卷全國。為確保“清涼通道”暢通無阻,鐵路部門開啟暑運“清涼”模式,打出提升運力、開通新線、創新服務“組合拳”,進一步點燃暑期文旅熱力引擎,著實讓“清涼游”又“火”一把。
提升運力讓“清涼游”觸手可及。7月末數據顯示,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4億人次,熱門旅游方向列車幾乎是趟趟爆滿。“清涼游”旅客大幅增長,考驗著“交通大動脈”的輸送能力。鐵路部門精準對接旅客需求,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流,在實施三季度運行圖基礎上,加密、加開熱門方向列車。采取增開臨時列車、動車組重聯、復興號提速運行、普速列車加掛車廂等靈活措施,確保進京、進滬等干線列車“滿圖運行”。這種靶向發力的運力調配,既破解了熱門城市“一票難求”的難題,也讓各大避暑勝地從“詩和遠方”變成“朝發夕至”的現實。
開通新線為“清涼游”提速增效。在京哈高鐵京沈段、滬昆高鐵杭長段高標運行的基礎上,發揮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重慶東站等新線能力,進一步延長列車運行區間,提升路網通達性,重塑“清涼游”的時空格局。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的貫通,讓成渝地區到張家界、橘子洲的旅程大幅縮短,昔日的長途跋涉化作輕松的“半日達”;多種特色旅游專列適時適需開行,實現“晝游夜行”、“快旅慢游”,提升“清涼游”選擇性和舒適度。新線開通,不僅拉長了“清涼游”的行程半徑,激活了沿線的文旅資源,也為旅客帶來更“清涼”的出行體驗。
創新服務給“清涼游”增色加分。持續優化12306系統候補購票、在線選鋪等功能,提升購票便捷度;19座熱門車站推出“輕裝行”服務,覆蓋同城35公里行李上門取送,讓游客輕裝奔赴“清涼”旅程;加大重點線路高鐵“公交化”開行力度,縣級車站迎來了“高鐵時代”,使藏在“深閨”的清涼秘境也能被游客輕易探訪;車站聯動公交與縣際班線,將“交通線”無縫融入“旅游圈”,旅客可“零換乘”直達景區;推廣計次票、定期票等新型票制服務產品,提供靜音車廂、“一盒好飯”等一系列優質服務,彰顯了細節上的品質追求,進一步增強了“清涼游”吸引力。
“清涼游”火出朋友圈,火出文旅圈,成為炎炎夏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清涼游”火爆的背后,是鐵路部門以人為本、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和生動實踐。交通大動脈“鐵”拳助力,將旅客足跡和遠方風景融合在一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繪就一幅民生溫度和經濟活力花開并蒂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