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活動在沈陽啟動
中新網遼寧新聞8月15日電(楊茜茜)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走進歷史展館 賡續紅色血脈”網絡媒體行活動14日在沈陽啟動。活動旨在走進歷史展館,透過文物與舊址,重溫那段山河破碎中奮起抗爭的壯闊史詩,為全網受眾呈現可觸可感的紅色記憶。
沈陽博物館里,“近代風云”展區記錄著東北抗戰的重要歷史。展柜中,有一支東北抗聯用過的步槍,槍管雖已生銹,但能讓人想到當年戰士們沖鋒陷陣的場景;還有一本戰地日記,紙頁已經泛黃,上面寫著“寧肯凍死餓死,不投降敵人”。

抗聯戰士用過的物品。楊茜茜 攝
展區內采用多媒體復原技術,讓觀眾觀看到1931年日軍入侵時,中國軍隊和民眾一起抵抗的畫面;“工廠支援前線”的展品區里,擺放著當年工人們連夜趕制的手榴彈、軍鞋。這些歷史物件,靜靜講述著中華兒女不愿做亡國奴、堅決抗爭的精神。

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楊茜茜 攝
坐落于皇姑區的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是迄今為止唯一以新中國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為主題的陳列館,通過有機結合復原陳列和史實陳列,以文字、圖表、照片、史料、文物、音像、多媒體演示等展覽形式,全面展示了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此公審36名日本戰犯的歷史。

復原的法庭審判場景。楊茜茜 攝
步入陳列館,復原的法庭場景莊嚴肅穆:高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下,審判長席、公訴人席、辯護人席的陳設一如當年。展柜中,保存完好的庭審記錄清晰記載著戰犯對侵略罪行的供述,泛黃的照片定格了受害者出庭作證時的悲憤神情。
沈陽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通過互聯網的視角,讓歷史場館中的紅色基因轉直抵人心。80年過去,硝煙早已散盡,但這些歷史現場仍是砥礪民族精神的“活教材”。銘記歷史是為了從抗戰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讓珍愛和平、捍衛和平的信念永不褪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