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遼寧分社正文

循環美學點亮環保未來!鐵西垃圾分類宣教中心迎來“不瓶凡”科普空間

中新網遼寧 2025年08月16日 10:40


  中新網遼寧新聞8月15日電 2025年8月15日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暑期人聲鼎沸的沈陽市鐵西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又迎來新一波歷史性迭代。中糧可口可樂不瓶凡的循環美學科普空間點亮中心的可回收主題區。隨著沈陽市鐵西區城管局副局長吳艷齊與遼寧中糧可口可樂公關傳播總監宋欣共同揭幕象征政企緊扣綠色之手的空間匾額,宣告這方融合rPET美學科技與分類智慧的綠色地標精彩面市,標志著“政府+企業+公眾”的環保協作模式邁入立體實踐新階段。

  ​​從減塑先鋒到循環美學策源地​​

  回溯中糧可口可樂的可持續包裝環保探索,2018年至今,其循環經濟理念早已深植社群。企業以技術創新與社會共創為核心,從印刻著“回收我”標識的一瓶瓶全品類暢爽飲品出發,不斷協同政府、公益組織、塑料再生制造伙伴與潮流設計師等有機力量共創有“生命力”的rPET飲料瓶再生制品,并最終通過創意迭起的回收科普與rPET潮品展,將循環美學從概念具象為可觸摸、可穿戴、可分享的美學體驗和觸手可及的美好日常,讓可持續生活方式真正走近社群。據悉,這一“不瓶凡”的創新實踐在遼寧已開展300余場次,影響超4000萬人群。

  沈陽市鐵西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是沈陽市最大的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年均接待觀眾9000余人次。此次,不瓶凡的循環美學科普空間在鐵西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的成功落地,以前瞻性的理念、技術與美學水準迭代了中心有關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魅力窗口,也為這一風靡遼沈的環保概念展建起了一方長期、持續與公眾深度交流的家園,可謂政企共塑循環經濟“可”能性的又一次新突破。正如,沈陽市鐵西區城管局分類辦科長田野致辭中強調:“科普空間開創‘企業環展+宣教中心’教育新模式,讓分類投放-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全鏈條可觸可感!”

  循環經濟的“七十二變”密碼​​

  午后,宣教中心再次開啟傳統項目——“空瓶集結號”行動。20余名青年志愿者及市民如常,帶著家中留存的回收瓶來兌換積分與贈飲,瓶蓋則將匯入接下來的藝術再生流。政企雙方代表將剛剛回收清洗的瓶蓋嵌入墻面,為沈陽市垃圾分類標識圖案的瓶蓋藝術墻拼上最后一抹亮色。300枚彩色瓶蓋如馬賽克般重組,深藍象征渾河碧波,翠綠勾勒棋盤山輪廓,用綠水青山的美好向往與美學意向,將廢棄物的標簽徹底消解。正如宋欣闡釋:“每個瓶蓋都是市民環保行動的‘時間膠囊’,未來所有參觀者都可參與續寫這面藝術墻。”

  隨后的不瓶凡科普時間,大屏幕上,一只飲料瓶的“生命周期”徐徐展開,觀眾們通過視頻與科普漫畫詳細了解了rPET材料的再生工藝,更通過潮感十足的rPET書包、衣服、飲料瓶蓋再生飛盤、溫暖包等潮品,沉浸式感受到飲料瓶如何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從 “垃圾” 到時尚單品的華麗轉身。

  一只印有藍色帳篷標識的帆布包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它由24個回收飲料瓶制成,正是風靡全國的“24包”。跟隨志愿者的展示與講解,人們了解到,包中這塊藍色帳篷布正是真實服役的rPET救災帳篷的一角,每一塊都標注著某次災難的經緯度與服役日期,與帳篷同時抵達的還有中糧可口可樂24小時內送達災區的凈水。退役帳篷化作獨一無二的“門牌號”,讓救災記憶在環保單品中永恒重生。

  ​​ “回收我-回頭見-回來了”的鐵西答卷​​

  回收飲料瓶,不僅可以用循環利用的方式實現減塑,更會幫助減少石油原生塑料材料的使用。從多元共創的技術革新,到宣教陣地的理念創新,再到青年群體的意識煥新,一條清晰的綠色脈絡正在鐵西區延伸。當循環經濟從文件概念轉化為可觸可感的藝術存在,環保才能真正實現從“新時尚”向“新日常”的歷史性跨越。這里誕生的不僅是科普空間,更是一座連接政府、企業與公眾的“生態立交橋”。它指向的未來,正如透明rPET折射的光芒——純凈,堅韌,生生不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