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服務升級,讓“說走就走”成常態
7月1日至8月1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突破6億人次,達到6.16億人次,同比增長4.0%,日均發送旅客1467.5萬人次。“6.16億人次”不僅是一個刷新紀錄的數字,更是一幅流動中國的鮮活畫卷,藏著鐵路部門用運力、創意與溫情寫就的民生答卷。
運力加碼,新線撐開幸福半徑。暑運以來,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1272列,加開列車561列,讓“說走就走”從愿望變成常態。而新線的通車,更在優化著人們的生活半徑。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運營“滿月”即交出日均到發超4.3萬人次的成績單,讓黔江與重慶主城的時空距離壓縮至1小時。“早上重慶小面,中午黔江雞雜”的生活場景,生動詮釋了“高鐵修到家門口,幸福多了新維度”。
客流涌動,特色專列載滿多元期待。鐵路部門沒有止步于“運得走”,更在“運得好”上做文章,讓每一趟列車都載著獨特的期待。國鐵南昌局的“贛超”球迷專列,讓1100余名球迷為支持的球隊跨省吶喊;國鐵沈陽局的“阿爾山號”旅游列車,以“列車即景區、旅途即體驗”的創新理念,重新定義了旅游專列的價值;中老鐵路跨境游更成為新寵,磨憨口岸2.6萬人次的出入境客流中,超六成是奔著異國風光的學生與家庭。從紅色研學的少年、康養出游的老人,到為熱愛奔赴的球迷,鐵路用266列特色旅游專列,回應著每一種對遠方的向往。
服務升級,細節里藏著民生溫度。在上海南站“匯悅讀”燈塔書房,九大類千余冊書籍讓候車時光變得沉靜;武漢車站對接公交集團,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接駁;沈陽站的防暑小藥箱里,清涼油與藿香正氣水守護著旅途安康……這些看似微小的舉措,恰恰是鐵路服務從“達標”到“暖心”的跨越。這些細節的變化,讓旅客們暑運的出行不僅有速度,更有被珍視的溫度。
暑運還在繼續,6.16億人次的數字仍在跳動。這組數據的背后,是鐵路部門對“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的踐行,是流動中國生機與活力的見證,更是無數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軌道上的延伸。當列車繼續奔馳,載著學子的夢想、家庭的歡笑、奮斗的腳步,它不僅在運送旅客,更在托舉一個國家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