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中的“毫米”堅守
“線路已封鎖,停電命令已下達,地線接掛完畢,作業組按計劃開始作業。”8月15日10時30分,在沈山線綏中站至前衛站間,錦州供電段綏中供電車間工作領導人趙博的指令通過對講機清晰傳出。作業人員聞令而動,迅速攀上接觸網支柱,各自手持工具,在三伏天熱浪中開啟了一場精度要求極高的“毫米級”檢修任務。
在繁忙的暑運中,持續的高溫天氣是接觸網設備安全運行的一大挑戰。定位器、交叉線索、錨段關節等部件可能出現弛度過大、位置偏移、下錨墜砣B值不足等問題,而細微的參數偏差,極可能影響運輸供電的安全和穩定。為確保暑運期間列車運行的穩定暢通,錦州供電段加大設備巡視檢查力度,綜合運用步行巡視、登乘機車添乘、無人機巡檢以及“6C”檢測系統等多種手段,力求第一時間發現并消除隱患,并及時消除。
“根據今天氣溫、現場復測的B值數據、圖紙設計參數計算得出,168號支柱B值應上調350毫米。”接觸網工周繼毫在測量后報告到。他所說的B值,是補償裝置墜砣串距地面的高度參數,必須嚴格控制在200毫米以上。否則,墜砣一旦觸地失效,將導致接觸線張力失衡,引發列車弓網故障。作業組依據這精確的計算結果,迅速投入調整工作。
近6米高的接觸網支柱上,接觸網工邱旭的動作一氣呵成。系好安全帶穩妥后,他在下錨補償繩上精確測量出需調整的長度,安裝緊線器,掛上手扳葫蘆。隨著作業點的升高,他離太陽又近了一步,豆大的汗珠一下子涌了出來。隨著手扳葫蘆發出“噠噠噠”的緊線聲,千余斤的墜砣緩緩升起。緊線到位,邱旭迅速打開楔形線夾,抽出補償繩,在標記好的位置重新裝夾固定。卸下工具,纏繞好補償繩,他才下到地面。猛灌幾口礦泉水,抖了抖被汗水浸透緊貼身上的工作服。測量顯示,調整后的拉出值完全達標。
不遠處,另一組作業也在緊張進行。接觸網工魏強正根據激光測量儀的數據,對定位器拉出值超限處進行調整,目標是將偏差位置向支柱外側精確移動50毫米。他靈活地攀登至腕臂合適位置,掛好安全帶,抹去一把快要流到眼睛里的汗水后,趕緊借助手扳葫蘆開始緊線。他用力矩扳手松開定位環螺母,在對講機中趙博“在向右調整26毫米”的精準指令下,嚴謹地執行著測量、計算、調整、緊固的每一步動作。高溫的炙烤讓動作變得滯澀,但他一絲不茍,直至參數完全合格。卸下工具,仔細確認所有部件狀態無異后,他才擦著汗穩步爬下支柱。一個多小時,魏強完成了三處拉出值超限調整。
12時30分,在“天窗”時間內,檢修任務圓滿完成。每一次毫米級的校準,都是對鐵路安全防線的無聲加固;每一滴滾落的汗珠,都在為鋼鐵動脈的平穩搏動注入力量。烈日熔爐里,這份對精度的執著追求與不懼“烤”驗的堅毅擔當,熔鑄成暑運列車安全、準點、暢通的堅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