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迷列車”開啟鐵路服務新體驗
在這個熱烈的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長白山成為熱門目的地。8月15日,這趟被《盜墓筆記》粉絲親切稱作“稻米專列”的C1353次高鐵從長春站緩緩駛出,一路向著長白山進發。2025年長白山重逢之約、八一七稻米節音樂會等文旅活動,吸引全國各地游客蜂擁而至,長白山高鐵站預計到發旅客量突破2.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在這場旅游熱潮中,國鐵沈陽局的特色高鐵列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面對客流高峰,國鐵沈陽局迅速響應,積極調配運輸資源。增開12對臨客及高峰線列車,對20余趟熱門方向列車進行重聯運行,使長白山站在客流高峰日的始發列車客座能力達2萬余座,有效解決了“一票難求”的問題,讓更多游客順利踏上旅途。同時,鐵路部門聚焦游客出行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痛點,加密長春龍嘉機場至長白山的高鐵班次,與當地交通部門合作增加免費高鐵公交班次,實現零換乘,讓游客從落地就能輕松直達景區,極大提升了出行體驗。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服務細節的升溫。候車室變身打卡點,主題布景、文創書簽、專用通道成為標準配置;“一站式服務”“親子陪伴”精準照拂特殊群體。文化講解讓等待的時間也變得有趣。還沒到目的地,旅途就已經沉浸于氛圍之中。正如旅客王女士所說:“在來的路上就感受到了活動氛圍。”真正的好服務,正是讓過程本身成為享受。
暑運以來,“球迷專列”“稻米專列”等特色產品陸續推出,表明鐵路正從傳統運輸向“運輸+文化”深度融合轉型。列車不再只是座位和窗戶的組合,而成為可移動的文化場景、有溫度的社交空間。它把遠方的活動延伸到了出發的那一刻,讓旅客從踏上列車開始,就進入狀態。
一列火車改變不了整個世界,但它可以發出一個信號:時代的服務正在變得更細膩、更人性。它告訴我們,即使再大的系統,也可以有溫度;即使再遠的旅途,也可以從出發那一刻起,就充滿意義。
下一次,當你踏上某趟主題列車,或許也會發現:原來鐵軌延伸的方向,除了遠方,還有理解與陪伴。未來的旅途,可以更貼心、更溫暖、更值得期待。而我們,都是這變化的見證者,也將成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