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海關12360熱線18萬條訴求“接訴即辦”
本報訊 記者赫巍利 王迪報道 “我們出口的生鮮等不起!注冊證書過期了,報關行說辦不了手續,怎么辦?”一大早,沈陽海關12360熱線工作室里,電話聽筒傳來沈陽一家生鮮外貿企業焦急的聲音!皠e急,請提供企業編碼,我們馬上查!”話務員迅速行動,通過查詢系統,話務員發現企業符合重新辦理注冊登記的條件,立即按照規定流程向職能部門反映企業情況,聯系業務窗口確認辦理材料和時限。最終,企業在服務熱線的幫助下加急完成重新注冊登記手續。
這樣的緊急協調,在12360熱線已成常態。工作室里,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澳,沈陽海關12360,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話務員們戴著耳麥,一邊快速記錄,一邊在系統中查詢或轉辦。自2010年9月開通以來,這條熱線已成為企業和群眾解決海關難題最直接的通道,累計受理解決各類問題超過18萬條。
通關便利化、AEO互認等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企業咨詢量也水漲船高。為更精準地答疑解惑,沈陽海關熱線建立“業務專家走進工作室”機制,組建“熱線專家庫”,提升話務員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他們還定期對話務數據“把脈問診”,找出企業集中關注的問題。比如,發現近期冷凍品出口檢疫咨詢激增,便提前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詳細的政策解讀和操作指南,把服務做在問題發生前。
熱線解決的不僅是業務難題,有時也化解了誤解和情緒!拔乙对V!憑什么對我的包裹強行征稅?線上復核根本不行!”一位市民清晨打來電話,情緒激動。話務員耐心安撫,同時通過“熱線接訴、現場辦理”的聯動機制,迅速將情況轉給負責的沈陽郵局海關。經查,問題出在代理公司錄入收件人電話號碼錯誤,導致線上復核無法通過。就在當天,郵局海關聯系市民解釋了原因并協助辦妥了手續。
為讓訴求解決得更快、更順暢,沈陽海關12360熱線不僅內部聯動高效,還與遼寧省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了知識庫資源共享和工單互轉,打造訴求解決的閉環鏈條。
一條熱線、一群專業耐心的話務員,十多年如一日,持續回應著來自企業和群眾的每一個“急難愁盼”,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保障企業進出口的順暢,傳遞著遼寧優化營商環境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