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周密部署高效應對強降雨
本報報道組
近日,我省又迎來新一輪強降雨過程。據省氣象臺預報,8月27日夜間至28日,我省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打好防汛主動仗,全省各地慎終如始、毫不松懈,全面部署落實本輪降雨防范應對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7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針對大連、鞍山、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遼陽、朝陽、盤錦、葫蘆島10個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省防指還召開強降雨防御專題會議,視頻調度降雨重點地區,對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城市內澇防范、水利工程運行、人員轉移安置、旅游景區管理、應急搶險救援和交通、電力、通信保障等方面防御工作逐一進行細化安排。省防辦召開強降雨防御會商會議,分析研判雨水情;向啟動應急響應的大連等10個市派出工作組,指導當地做好強降雨防御工作;電話抽查重點市及所轄縣(市、區)防辦值班值守情況。
防御期間,省水利廳部署太子河、鴨綠江、大小凌河、沿海諸河流域河庫聯合調度;滾動開展江河洪水分析、水庫來水情況分析,將預報結論下發至相關地區;根據上游來水情況,指導相關水庫有序調控泄水;持續開展水庫、河道水情監測,出動監測人員45人、報送監測信息210條。省應急廳派出13個工作組在大連、丹東、葫蘆島等10個市督查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指導礦山、尾礦庫、危化、制造業等企業汛期安全生產工作;調度大連、丹東、葫蘆島等10個市應急部門防范應對準備情況。省氣象局27日10時發布暴雨藍色預警,發布氣象快報等信息2期、預警信號19個、專業氣象服務信息2期、推送短信3.9萬人次。省自然資源廳向大連、丹東、葫蘆島等地發布地質災害橙色預警,向鞍山、本溪、營口、朝陽等地發布地質災害黃色預警。
大連市27日12時啟動全市防汛Ⅳ級應急響應,186座水庫的“三個責任人”、1007名水管員及163名庫管員全員上崗,重點加強高水位水庫、險工險段及中小河流巡堤查險;城區40余支搶險隊伍2000余人攜70余臺強排設備,于當天20時前前置至97處內澇點位,58處重要積水點位同步設置硬隔離設施。同時,大連市對41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巡查監測,對427個在建工地、586座危險房屋進行安全檢查,并組織482支搶險隊伍上崗備勤。此外,為應對可能出現的8級至10級大風,大連市對涉山涉海涉水旅游景區,臨海、臨山、地勢低洼區域危化企業加強巡檢,召回海上漁船。
鞍山市經防汛會商研判,于27日13時對海城市、岫巖滿族自治縣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兩地根據雨水情動態調整應急響應等級,重點做好水庫、水電站、尾礦庫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范,強化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市區防指與鞍鋼集團聚焦內澇防治,嚴防次生災害,保障城區運轉與企業生產安全,市防指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協同作戰。當天18時30分,鞍山將市區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應急響應。
本溪市毫不松懈做好本輪降雨防范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密切監視雨水情發展態勢,動態掌握汛情信息,滾動會商研判,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全市結合雨水情變化,高效開展轉移避險工作;針對偏坡擋墻、水庫、尾礦庫、礦山堆場、堤防、中小河流、危房險房、在建工地、危化企業和制造業企業等防御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進行重點防范,全面落實應急處置、防水排澇、安全管控等措施;加強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排查,及時核實、處置并發布預警信息,全市各級防汛搶險隊伍集結到位,預置抽水泵、沙袋等物資,密切關注汛情預警,確保隨叫隨到、快速響應。
今年丹東市降雨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丹東市超前部署,分析研判本輪降雨形勢,對全市防汛工作再調度、再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迅速開展險情險地“回頭看”,對尾礦庫、地質災害隱患點、山區道路、河道大橋、景區民宿、城市低洼易澇點等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在哪里,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跟進到哪里。水利部門開展水庫抗暴雨能力分析,緊盯可能超汛限水庫;文旅部門全面排查景區風險隱患,落實落細防范措施;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人員在營區完成“點狀布防”,構建“點、線、面”三級救援體系,筑牢防汛安全防線。
遼陽市迅速進入防汛實戰狀態,以“保安全、護民生”為核心,全面推進各項防御工作。27日15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后,遼陽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拉網式”風險排查,對地質災害點、山洪危險區等重點區域,落實24小時不間斷巡查機制,實時監測風險變化;對城市低洼路段、排水管網開展清淤疏浚作業,并前置部署排澇設備,提升內澇處置效率;對養老院、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進一步強化安全管控;細致核實需轉移群眾名冊,根據雨情汛情動態變化做好轉移準備,確保在關鍵時刻實現“應轉盡轉、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朝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對強降雨天氣防御工作進行周密安排部署。市氣象局密切跟蹤天氣變化趨勢,通過滾動發布預報預警信息,為防汛決策提供精準氣象支撐;市自然資源局應急督導組深入預警區域內雨量集中地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及風險隱患現場,開展督導檢查與技術指導,及時排查安全隱患;朝陽環境集團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全力保障排水系統通暢;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充分發揮信息聯動通道作用,對新發現的隱患等及時更新臺賬,并同步落實轉移避險措施,確保高效處置各類突發汛情險情。
本報記者 于雅坤 李海
許蔚冰 王盧莎 嚴佩鑫
崔毅 胡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