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間 鑄就匠心之路
“今天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檢測昨天送過來的兩把雙軌限界測量尺,更換吉林房建公寓段的單軌限界測量尺的仿型靠塊水平氣泡,大家在檢尺和維修時注意全過程嚴格把關,確保配件安裝精準,我們要為限界測量、為列車的安全運行做好源頭防控。”這是8月27日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房建公寓段計量實驗室代工長高瑞聰在早交班會上說的話。
毫米,這個日常最小的計量單位,卻承載著關乎萬千旅客生命安全的重量。限界測量,就是通過對列車與站臺、軌道間毫米級距離監測和對問題處理來保證列車安全運行的工作,而對限界測量尺的檢測則是做好限界測量源頭防控的有力措施。全路限界測量尺的檢測一直以來只能依靠路外企業完成,2024年初長春房建公寓段響應國鐵集團、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提出的做好限界測量源頭防控的要求,利用近一年時間完成了技術積累、建房選址、資質審批,年末全路唯一具有限界測量尺校準資質的機構-計量實驗室落地建成,從此在16.2萬公里的鐵路線上,為安全出行又構筑起一堅實的源頭防控屏障。
108平的計量實驗室寬敞明亮,它按照功能分為入錄收發區、檢測區、檔案室、材料室等。在這座充滿科技感的實驗室里,每一臺限界測量儀都要經歷一場“魔鬼體檢”。在恒溫、恒濕的嚴苛環境中靜置 4 小時,完成示值、絕緣性能等 11 大類檢測,分析出47 組數據。曾經,鐵路站臺限界測量依靠機械工具與人工操作,對限界測量儀的檢定更是依賴鉛墜和米尺,測量誤差大、精準度低,水平測量誤差范圍大于等于10mm。而在這里每次精準檢測,每一個小數點后三位數字,都承載著生命的重量。
計量實驗室成立之初只有高瑞聰等兩名工作人員。從技術空白到技術專家,從測量小白到檢定高手,高瑞聰走過了艱難學習成長的過程。2024年高瑞聰和王磊被選為創建計量實驗室的專業骨干,他們三次到涿州精準偉業測控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調研學習,白天,他們化身為“設備解剖師”,鉆研分析每臺精密儀器的運行邏輯,夜晚,他們成為“數據偵探”,挑燈研讀技術手冊與校準規范,將晦澀的參數,一點點轉化為可落地實施的寶貴經驗。
為提高計量實驗室科學管理,高瑞聰又到唐云鵬工作室、吉林檢測站學習借鑒管理辦法。2025年3月 18 日,沈陽局集團公司土地房產部下發文件,確定沈局集團公司內各房建公寓段站臺限界測量儀均由長春房建公寓段計量實驗室完成復校,高瑞聰隨之為各房建公寓段設計了限界測量儀獨立存儲柜。為賦予每把測量尺一個身份,她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到網上查數據,請懂數據編程的同事共同研發,到4月,終于研發出測量儀錄入程序,保證了測量尺一尺一碼,每把尺都有一個身份與檔案。針對檢定合格的測量尺配件老化、零件磨損只能返廠,檢定不合格的測量尺重新標定也只能返廠的難題她通過獨自專研、與廠家溝通、到廠家學習等工作,僅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掌握了限界尺水平氣泡、把手、電池等各種類型配件更換,并完全掌握限界測量尺的標定設置方法,目前計量實驗室的工作者們已經做到了不但能檢測,還能完成維修、標定,讓每一把走出實驗室的測量尺都達到安全標準,幾個月的時間她們就完成了近200把單雙軌測量尺的檢測。
在這里每一個走出實驗室的工程師,都化身為精準理念的傳播者,她們在毫厘之間鑄就出一條匠心之路,計量實驗室攻堅克難、勇于創新的工作品格得到了國鐵集團領導、沈陽局集團公司領導的肯定,技術骨干高瑞聰被評選為二季度長房榜樣,在這里學技術、講標準蔚然成風,這段關于精度與堅守的故事,也將在毫厘之間,不斷續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