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增效促發展 鐵路先行勇擔當
據悉,2025年上半年,國鐵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5860億元,成績的背后是鐵路在客貨運服務升級、提升效率以及各項建設發展等方面努力的真實寫照。作為國家經濟重要支撐力量,鐵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響應國家發展和便民利民舉措、保障民生出行和物流發展中體現應有的責任。
在客運方面,鐵路部門不斷推動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提升。通過科學優化列車開行方案,推廣電子客票、刷臉進站等智能化惠民服務,動車組列車服務持續升級,靜音車廂等便民措施得到旅客一致好評。針對節假日、春暑運等重點時刻,精準調配運力資源,實施“一日一圖”“一線一策”的統籌化調度管理,提升運輸組織靈活性。尤其是假期和開學期間,高鐵“校車”為出行親子游和返校生通勤便利性顯著增強,區域“同城效應”日益凸顯。與此同時,普速列車服務質量也有質的飛躍,特別是公益性“慢火車”堅持開行,為偏遠山區群眾提供了穩定的出行保障,顯示了鐵路公共服務的溫度和為民情懷。
貨運方面鐵路持續深化市場改革,聚焦重點產業和優質客戶,為其定制“一企一策”物流方案,有力支撐能源、糧食、鋼鐵、裝備制造等關鍵行業的運輸需求。貨運數字化平臺不斷升級,“數字貨運”系統實現溯源追蹤,客戶可實時掌握運輸動態,服務透明度和響應速度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綠色運輸持續推進,電煤保供任務高質量完成,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礎建設方面的進展,為釋放未來運輸能力打下有力基礎、沈白高鐵建設正有序推進,此前,沈陽途徑通化至長白山的火車運行時間近20小時。通車后途徑撫順新賓和吉林靖宇等地,運行時長縮短至1.5小時左右,高鐵延伸釋放既有線貨運能力,實現客貨分流,提升整體效率,也給群眾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對區域特色資源開發和旅游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
成績的背后,是服務的升級,是管理模式的創新。新時代鐵路企業持續以市場需求為指引,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不斷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在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